• Mon. Sep 8th, 2025

赛力斯冲刺港股,如何讲好新故事?

Jun 11, 2025

导读

冲刺港股的赛力斯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?

近日,赛力斯正式启动港股IPO,计划募资超10亿美元。人们不禁纷纷猜测,在A股市场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赛力斯,为何还要马不停蹄地奔赴港股呢?这一举措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布局?是资金渴求下的无奈之举,还是着眼长远发展的高瞻远瞩?

“红利”被稀释?

要搞清楚赛力斯的港股冲刺,先得看看它2024年的亮眼成绩。2024年,对于赛力斯而言,无疑是丰收的一年,营收、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增长。其营业总收入达到了1451.76亿元,同比上升305.04%,归母净利润更是高达59.46亿元,同比上升342.72%。

营收为何能如此迅猛地增长?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加。2024年,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426,885辆,同比增长182.84%。利润的增长,除了销量的贡献外,产品定价策略、成本控制措施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功不可没。

在产品销量和市场表现方面,2024年问界系列持续热销。问界M9全年交付超15万辆,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月度销冠,成为了该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。问界新M7系列交付近20万辆,荣获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,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。问界品牌全年成交均价达40.2万元,在国产品牌中独占鳌头,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问界品牌的高度认可。

然而,看似的赛力斯,实则暗流涌动。进入2025年,赛力斯销量下滑,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4,552辆,同比下降42.47%,1-3月销量同比分别大跌45.82%、39.43%、34.43%。曾经的销量担当问界系列问界M7和M5销量低迷,M5单月交付量1,765辆,问界M7在2025年1月的销量为5558台,同比下降81.47%;2月销量为5204台,同比下降75.32%。这背后原因复杂,市场竞争加剧首当其冲。

2025年,30-5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,众多品牌持续推出新车型,还纷纷降价促销,赛力斯市场份额被狠狠挤压。销量的下滑,不仅影响了赛力斯的营收和利润,或许也对其港股上市故事产生影响。

再看看财务状况,赛力斯也面临挑战。2024年,赛力斯总负债暴涨87.22%至824.58亿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87.38%,应付账款激增至685亿元,同比增长127%,账期长达313天,大量占用供应商资金。

高负债和资金压力带来诸多风险,一旦销量下滑,资金回笼困难,生产也会受影响。高额债务还会增加财务成本,压缩利润空间,资产周转压力也会变大,影响运营效率和发展潜力。

为缓解资金压力,赛力斯频繁融资,4月1日完成81.64亿元定增融资,又抛出不超过50亿元增资计划,还筹划港股上市。但频繁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股份,增加流动股,对股价造成压力,也说明公司资金缺口大。

其实,赛力斯的崛起,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。2018年,华为数字能源与赛力斯牵手,开启了智能电动领域的技术探索之旅。2020年4月,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惊艳登场,这一合作的初步成果,为双方后续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
随后,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,2021年,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实现量产,AITO问界M5、M7等车型相继推出,迅速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。这些车型不仅拥有时尚的外观和舒适的内饰,更搭载了华为先进的智能技术,如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,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。

以前赛力斯是华为深度合作的“独子”,可随着华为车BU业务独立运营,鸿蒙智行生态新增智界、享界等品牌,问界从“独宠”变为“五子之一”。华为资源一分散,赛力斯竞争优势就被削弱了。消费者本来就更认华为技术,这么一来,赛力斯品牌自身认知度不足的问题就彻底暴露了。

在技术层面,赛力斯对华为的依赖程度较高。问界车型的三电系统、智驾方案、车机生态等软硬件方面,大多由华为主导,赛力斯自身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的积累和沉淀相对薄弱。这种技术依赖虽然在短期内帮助赛力斯快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,但从长期来看,却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发展。

当下,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头部企业不断巩固优势,新兴力量也在奋力崛起,市场格局瞬息万变。

在华为系内部,随着鸿蒙智行多品牌生态矩阵的构建,赛力斯面临着来自智界、享界、尊界等兄弟品牌的激烈竞争。这表明,华为对核心供应链、用户心智及终端渠道的分配倾斜,正在逐渐稀释赛力斯曾经的“独家红利”。

与此同时,其他新势力也纷纷下探价格寻找增量,进一步分食了市场份额。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,赛力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摆在其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港股上市,所为何来?

在2024年取得亮眼成绩后,赛力斯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港股上市的进程,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深层原因。

从融资角度来看,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,从技术研发、产品创新到市场拓展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。虽然赛力斯在A股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港股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拥有庞大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资金来源,能够为赛力斯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。

通过在港股上市,赛力斯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,筹集更多的资金,满足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创新和扩张的资金需求。2024年,赛力斯研发投入达70.53亿元,同比增长58.9%,如此高的研发投入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,港股上市无疑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。

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也是赛力斯冲刺港股的重要考量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汇聚了全球的目光,在港股上市能够极大地提升赛力斯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,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赛力斯通过在港股上市,可以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其品牌和产品,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,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。目前,赛力斯已经在多个国家实现交付,并在全球建立了超过1000个营销服务网点,但要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,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。港股上市后,赛力斯可以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优势,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,加强与国际供应商、合作伙伴的合作,加速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推进。

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、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赛力斯凭借与华为的合作曾书写辉煌篇章,然而在冲刺港股的道路上, 市场竞争的激烈、技术创新的压力以及品牌建设的难度,都需要赛力斯去积极应对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